2008.12.28
在國道5號蔣渭水高速公路(俗稱北宜高速公路)通車以前, 往來台北宜蘭最快的一條路就屬台9線北宜公路
而坪林就剛好位在北宜公路的中繼點, 許多用路人行經北宜公路時, 到了坪林都會下車上個廁所稍作休息
但在國道5號通車後, 使用北宜公路來回台北宜蘭的人變少了, 相對也壓縮了坪林以往在往返台北宜蘭間的地位
以往每到假日, 都能看到滿滿整排的遊覽車停在坪林加油站的對面, 但現在這景象也隨著國5通車後走入歷史了
雖然以前我也很常走台9線北宜公路往返宜蘭, 每每到了坪林也頂多就是下來上個廁所買個茶葉蛋來吃吃
卻從來不知道在坪林裡面還隱藏了一條老街, 平常開車也不會再下來坪林, 趁這次騎車回宜蘭順道來老街走走吧
在200多年前的清治時期, 往來淡蘭(淡水廳及噶瑪蘭, 淡水廳就是現在的台北一帶, 噶瑪蘭就是現在的宜蘭)之間有所謂的淡蘭古道, 當時的淡蘭古道有兩條, 一條大約是現在的台2丁線及台2線的古道, 經松山, 瑞芳, 貢寮翻過草嶺古道後再經大里, 頭城到達宜蘭, 這條古道的開發時間較早, 大約在清嘉慶年間, 另外一條大約是今日的台9線北宜公路的前身, 沿新店溪, 景美溪, 深坑, 坪林然後再到石牌走跑馬古道下去礁溪再到達宜蘭, 這條古道開發時間較晚, 大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 以位置來看, 第一條可稱為淡蘭古道北線, 第二條則可稱為淡蘭古道南線, 第二條古道也可以稱為北宜古道, 也就是現在北宜公路的前身
坪林老街開發至今的時間約有200的歷史, 最早時期搭建房屋所使用的石材乃直接至北勢溪取材, 這種以石材搭建的房子有著濃濃的閩式風味, 與我在馬祖南竿牛角津沙及北竿的芹壁所看到的有些類似, 不只都一樣是使用石塊當作建材, 也都是兩層樓的建築, 二樓只設有一個小窗, 房子的後面二樓也都有一個小門, 與北竿芹壁村的屋子著實有著些許的雷同之處, 以這面牆來看, 前半部使用了人字型的砌法, 後半部則使用了工字型砌法, 我在想也許後面那一棟是後來再加建的, 才會有著前後砌法不一的現象, 與隔壁的水四層樓水泥樓房相比落差還蠻大的
立面可以看到一些裝飾圖樣, 並且還設有亭仔腳, 這種街屋的形態這就與馬祖看到的印章式建築大大不同了
到了日治時期, 北宜古道的地位日趨重要, 從大正元年(1912)日本人在北宜古道興建坪林舊橋(我這次來沒拍到)就可以看的出來, 這條北宜古道已經成了往來台北宜蘭之間重要一條的道路, 坪林就位在這條北宜古道的中繼點
也是往來台北宜蘭之間的必經之地, 從鄉公所學校及坪林舊橋都設在老街這附近也看的出來, 在百年前老街這裡也已經是坪林地區的行政經濟中心了
民國35年(1946)北宜公路正式通車之後, 往來北宜之間一定會經過坪林(台2線在民國68年才通車, 遠比北宜公路晚了33年), 坪林的地理位置就顯的更重要了, 後來因北宜公路的通車, 也帶動了坪林的經濟發展, 有些較為傳統的石材街屋築被拆除改建成新式的水泥樓房, 實際上傳統的石材街屋亦所剩不多, 從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的出來, 左半部都已經改建的水泥樓房, 只剩右半部還僅存數棟的古早味街屋
我看到這個茶壺型的路燈真的讓我想到了舊泰安車站外面的牌子, 雖寫著商圈, 但來此的遊客卻是寥寥可數
這一棟的一樓看起來還是保存了古早時期的石牆石柱, 但是二樓看的出來有用過鋼筋水泥整建過了
顏色的落差雖然不大, 但看起來總是覺得有些奇妙, 有點像下半身穿著海灘褲, 上半身卻是穿著襯杉打著領帶
台灣古時候在鄉下的房子多為三合院式, 在街上的房子多採用這種長條式街屋, 街屋也可以稱為店屋, 就是用來做生意用的房子, 通常一樓是用來做生意的, 也都會設有亭仔腳, 方便顧客前來瀏覽商品及購買, 二樓的空間則是用來居住使用, 這種住宅與店鋪合而為一的建築並非台灣才有, 在中國的福州, 泉州, 漳州, 廣州也都看的到
這是少數幾棟還保有原始風貌的街屋, 跟旁邊的鐵皮屋相比更顯的珍貴, 不只二樓都沒有改建過, 還是一樣的紅磚加木板窗, 一樓的亭仔腳不只有兩根石柱, 還保留了古早時期街屋的木板門及門閂, 若我沒猜錯, 這棟街屋應該至少有上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這房子老歸老, 還是有門牌的喔!!
說到茶鄉, 坪林也是文山包種茶的主要產地, 也是坪林地區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在坪林北宜公路旁這裡, 有著許多依賴著北宜公路生存的賣茶店家, 在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 生意就像這塊茶鄉的板子一樣, 冷冷清清, 以往出出入入的大型遊覽車現在也都看不到了, 有到過坪林的人應該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也許是因為坪林這裡的發展受限於山地, 並不像大溪老街的規模那樣的大(大溪以前可是台灣屬一屬二的大型內陸港口呢), 坪林老街整個長度並不長, 走不到五分鐘就結束了, 也許也是因為這樣, 坪林老街的知名度相當的低
許多人都不知道在坪林裡面還隱藏了這麼一條老街, 這條坪林老街也真的相當特別, 因為這裡不像台灣許多日治時期所留下來的老街, 有著華麗的巴落克式風格的街屋, 或著是像湖口老街那樣的傳統街屋, 而是使用石材所建造而成的街屋, 這在我所去過的所有老街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也是坪林老街更珍貴的地方
在台灣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廟, 這是台灣自古以來不變的定律, 而人們的所有活動也都從廟開始的
台灣早期的移民多來自閩粵, 離鄉背景來到台灣後, 都希望會有個信仰的寄託, 於是就把故鄉的的信仰帶到台灣
也就是這樣, 在台灣才到哪裡都一定可以看的到廟, 而且許多都是有著一兩百年以上歷史的古廟, 坪林的保坪宮也是這樣而來的, 更可以說老街的發展就是從保坪宮開始的, 而保坪宮的"保坪"這兩個字意思就已經非常明瞭了
保坪宮最早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 與移民最早來坪林開墾的大約是同一時間, 也可以說比老街還要更古老
坪林保坪宮裡面所供奉的神明為北極玄天上帝, 不過現在的保坪宮經過改建, 也已經沒有古廟那麼的古色古香了
保坪宮這裡也是老街的盡頭了, 站在這裡可以想像一下百年前的廟前市集模樣不知是何景象
其實我這次會騎機車回宜蘭是有個原因的, 因為我想來坪林遊客中心這裡找一個東西...
哈.. 就是這個啦, 坪林的娜娜章入手, 這也是我入手的第14枚娜娜章囉~ 如果被老媽知道我是為了這個章才從中壢騎車回宜蘭, 應該會被她狂唸一頓吧><", 為什麼要這麼辛苦騎車來這裡蓋章呢, 如果坐火車回去就不會經過坪林啦~ 平常開車也是出了雪山隧道就直接開到二高去了, 也不會特地下來坪林這裡走一走, 只好冒險騎車來一趟囉, 順便來老街這裡走走啦~
另外台北宜蘭間的道路, 從最早的北宜古道, 一直到後來的北宜公路, 再進化成北宜高速公路, 一代接著一代
如同三代同堂般, 雖然北宜古道已經沒在使用了, 大部份都已經在荒煙蔓草中, 但是他沒消失, 只是隱身起來了
現在往來台北宜蘭之間的重擔, 也都已經落在孫子國道5號蔣渭水高速公路上了, 不只是阿公, 連老爸北宜公路也都快功臣身退了, 以後大概只剩腳踏車跟機車會走北宜公路了吧
交通資訊
來坪林可以走台9線北宜公路來(應該很少人會再走這條路來了), 或者是走國道5號在坪林交流道下
坪林老街在坪林鄉公所旁走進去而已, 坪林不大, 算是非常的好走, 另外就是如果有來坪林走走的話
可以儘量跟這裡的商家交關一下, 吃吃東西促進一下經濟交流也是很不錯的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