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5
這一次來首爾也算是我自己一個人來了, 要來之前其實也沒有做什麼功課, 大概前一天晚上才會思考隔天的行程, 既然來到難得來到首爾, 有一些該去的大景點還是得去, 於是來到首爾的第二天, 就來到首爾古皇宮景福宮走走囉, 首爾的景福宮說真的與北京的紫禁城還真有點類似, 除皇宮建築非常的具有中國風之外, 連名字都取的非常有中國味, 可見中國文化對朝鮮的影響有多深遠
搭地鐵在景福宮站5號出口出來就是興禮門了, 原本打算從光化門進來的, 但是我來的時候光化門還在整修中, 就沒過去了
景福宮的門外還有啟動仿古模式, 讓來到這裡的遊客彷彿穿越五百年的時光來到古漢城
門口衛兵穿的是韓國古代的服裝, 看起來就跟電視裡看到的差不多
記得好像整點的時間一到就會有交換衛兵的交接儀式表演, 就有點像台灣中正紀念堂的衛兵交接一樣
這韓國兵穿的衣服跟清代士兵穿的軍服還蠻像的丫, 難道朝鮮與女真之間真的有什麼關係嗎??
表演的時間大概有十來分鐘, 不急著走的人倒是可以看一下
韓國古代衣服的顏色還挺鮮豔的, 也很喜歡用紅色
看完了表演也要進去景福宮裡面囉
景福宮裡面非常的大, 規模雖然沒有北京紫禁城這麼大, 但也足夠走幾個小時了, 裡面又分為前朝與內廷, 其實跟北京故宮也很像, 整個照片貼完太多, 這篇就只先貼前朝的照片
景福宮的門票, 一張3000韓元
景福宮的歷史悠遠, 這裡我就不再另外敍述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維基百科景福宮(韓國)
位在興禮門與勤政門之間的永濟橋, 就像是北京故宫的內金水橋一樣, 只不過永濟橋只有一座橋
名為禁川的護城河, 不過這算哪門子的護城河, 比較像一條大圳溝
- 勤政門,國家舉行重要儀式或典禮時,正門才會被開啟。在平時,文武官需各別從兩側的日華門與月華門通行。在世宗、世祖、成宗、中宗、宣祖時期,勤政門也是舉行朝參禮的地方。景福宮在壬辰倭亂中被焚毀之前,李朝諸國王去世後,嗣王通常在勤政門舉行嗣位禮。 -- 取自自維基百科景福宮(韓國)
文武百官通行的日華門
- 勤政殿,韓國國寶第223號。為五間五進、重檐歇山頂的建築,坐落於兩層丹陛之上。又稱「法殿」,是朝鮮君舉行對中國禮儀(正至及聖節望闕禮、皇太子千秋節望宮禮、拜表儀、為皇帝舉哀儀、成服儀、舉臨儀、除服儀)、朝賀儀式、王世子冠禮、國王納妃禮、冊王世子禮、王世子納嬪禮,以及召開養老宴、飲福宴等宮廷宴會時的地方。接見外國使臣也均在此殿進行。殿前的廣場上,有品階石於東西兩側整理排列著。文官居東,武官居西,並依照階級高低排列。 -- 取自維基百科景福宮(韓國)
來到一個國家能看到他們以前的皇宮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勤政殿前的廣場的兩側有官位的石牌, 一邊為文官, 一邊為武官, 官員依照石牌上的品級依序排列
這些東西在台灣是都看不到的, 畢竟台灣只有短短四百年的信史
一品大官, 滿朝文武有人做了一輩子的官都走不到這一塊石牌前
勤政殿的地位比較像是北京故宮的太和殿, 跟中國宮殿很不一樣的是中國宮殿使用的是黃色琉璃瓦, 韓國的宮殿我看到的都是使用灰黑色的琉璃瓦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中國的藩屬國的關係, 所以只能用灰黑色的屋瓦
勤政殿的內部, 這裡面不能進去參觀, 從外面看進去看的出來整修的還蠻不錯的
中間的皇帝寶座, 整修的非常新, 看起來超像拍戲的片場
繞過了勤政殿, 來到後方的思政殿
這韓國人取的殿名其實還挺有意含的, 作為一國之君不只要勤政還要思政, 要用心思考如何治理一個國家
思政殿是平常皇帝與大臣們商討國家政事的地方, 有點像北京故宮的養心殿
思政殿的左右各有一間配殿, 左邊的為千秋殿, 這裡就是傳說中韓國世宗大王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
另一側的配殿萬春殿
木板迴廊還蠻特別的, 在北京故宮還沒看到這樣的東西, 比較像日本的廊下
遠方的高塔是國立民俗藝術館, 那裡進去要另外的門票, 我就沒去了, 畢竟景福宮都快逛不完了><
不過這個塔看起來還蠻漂亮的, 這樣子遠遠看也不錯
離開了思政殿往東走到在勤政殿東側的資善堂, 這裡是皇帝世子與世子嬪妃們居住的場所, 也稱作東宮
看起來維護的不錯
同樣位在東宮一帶的丕顯閣, 這是平常皇帝世子研讀學問的地方
這裡的通道地上都沒有鋪上石磚, 感覺是弱了點
離開了東宫又走回來了勤政殿, 這個時候遊客少了許多
這裡如果要當作拍戲場景的話, 這後方的高樓不是都露餡了嗎XD
曾經作為朝鮮李氏王朝的政治中心, 現在則是遊客來到首爾的觀光景點
不過我對於韓國的歷史比較不了解, 來到景福宮的感覺也沒有到北京故宮來的那麼強烈有感, 單純只是當個觀光客來這裡看看韓國的古皇宮
下一篇再來貼景福宮的內廷部份囉
來到景福宮可以搭乘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5號出口, 出來就是景福宮了
顯示詳細地圖